不排除擠泡沫引發風險資產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
7月中上旬股市意外持續反彈,期指也在價差修復效應下溫和反彈。不過,由于股市加杠桿受到限制、資產價格泡沫制約貨幣寬松空間、商品反彈激發供給端重新擴張,未來期指很大可能進入上下兩難的振蕩市。在特殊情況下,資產價格擠泡沫可能引發風險資產系統性風險。
流動性和風險偏好是期指反彈主因
回顧6月底至7月中上旬的市場表現,我們發現,股市反彈動力主要來源于流動性寬松帶來的資產輪動效應,以及期指交割引發的期現價差修復效應。從風險偏好來看,歐洲資金不斷流出,并且大量流入新興市場。在7月22日當周,歐洲股權基金的贖回資金總額為61億美元,刷新紀錄。日本ETF市場也不容樂觀,年初至今,資產管理規模已經縮水42%,近乎腰斬。涌入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中的資金規模高達紀錄性的49億美元,其中,47億美元流入新興市場證券中,是12個月以來最大規模的資金流入。
樓市降溫有利于緩解股市下跌壓力
從短周期角度看,房地產市場年初以來的加速上升勢頭似乎正在結束,并且由于前期的需求透支,未來一段時間銷售回落恐怕難以避免。
中國股市和房地產存在一定的負相關關系,2002年2月至2016年6月,滬深300和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同比數值呈現-0.25的相關性。其中,2006—2007年、2009—2010年經濟過熱時二者呈現同步上漲的關系;2011—2014年貨幣緊縮疊加經濟減速下行導致二者同跌;2015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持續回落,2015年上半年股市在加杠桿的背景下高歌猛進;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樓市從回暖到過熱,而股市則持續萎靡。
實證表明經濟過熱和經濟衰退期二者存在正向關系,其他時間二者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從經濟周期、資產輪動和政府政策引導加杠桿方向來看,目前二者一定程度上呈現此消彼長的關系,樓市降溫使得部分資金回流股市。鑒于當前居民在樓市加杠桿對其他消費和資本支出的基礎效應,樓市可能受益有限,但至少股市下行壓力有所緩解。
三大因素導致期指反彈艱難
首先,對于中國股市而言,流動性是牛市啟動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因此如果未來流動性不再繼續寬松,那么股市大幅走高可能基本無望。6月經濟數據公布之后,經濟增長勉強持穩,但是貨幣和信貸釋放很大,疊加M1和M2剪刀差擴大,逼近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最高紀錄,這意味著中國出現流動性陷阱,因此未來政策依靠財政發力的可能性較大。
其次,監管層對股市加杠桿監控很嚴格,包括今年上半年對基金、理財產品一系列杠桿上限的規定,尤其是證監會發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股市加杠桿受到的限制越發明顯。
最后,目前股市反彈的一個主要邏輯是,大宗商品反彈驅動企業利潤改善。假設供給側改革能夠繼續推進,并引發供給端持續縮減,需求保持穩定,這種經濟改善是可以持續下去。但是綜合考慮供需和價格的關系是動態的,價格反彈導致供給擴張是難以遏制的,而需求端則難以保持上半年溫和補庫的積極勢頭。
總之,伴隨英國脫歐對經濟沖擊逐漸顯現,歐洲和日本寬松加碼受掣肘,全球風險資產尤其是股市可能面臨預期落空的沖擊。中國流動性陷阱導致政策重心從貨幣轉向財政,股市缺乏后續的反彈動力,甚至可能出現由資產價格擠泡沫和貨幣回歸中性引發的系統性下跌風險。